走進基層 傳播創新理念 弘揚科學精神 -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09-05-30 13:42 回復:0 關注量:237
 

           ——沈鴻家鄉科普行

 

  2009年5月的浙江海寧鮮花爛漫,潮涌錢塘,科技周活動如滾滾江潮激情澎湃。5月18日,在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走進基層,在沈鴻的家鄉——海寧開展科普活動。本次活動由海寧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海寧市科學技術局、海寧市科學技術協會承辦,海寧市經貿局、海寧市教育局、中共海寧市委黨校、海寧市史志辦協辦。參加報告會有政府有關部門、機械制造企業、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共300余人。


海寧市科技活動周大會會場


2009年海寧市科技活動周主辦、承辦、協辦單位的專家與領導
 

  走進基層,宣傳科技成果。弘揚老一輩科學家沈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精神,激勵科技工作者發揮作用,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普及創新的制造理念,深究數字制造的神秘天地,激發青少年創新精神,以典型的數字化制造——快速成形制造技術、激光加工技術為例,普及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的理念,著力把青少年培養成富于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做好“鋪路石”的基礎工作。 圍繞“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主題,開展的這次科技周活動形象化地給青少年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浙江省海寧市科協主席唐建偉主持科技周活動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清華大學教授顏永年作科普報告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人事處處長致詞
 

  海寧市人民政府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此次活動作為科技活動周的啟動儀式。海寧市科協主席唐建偉主持科技周啟動儀式和報告會,他對活動能夠在海寧舉辦表示歡迎。要大力弘揚沈鴻等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以沈鴻為學習榜樣,鼓勵科技工作者奮發有為,推進創業創新,勉勵青少年學生樹立科學創新精神,勇于實踐,立志成才成業。同時,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全社會支持和參與科普工作,整合科普資源,加強科學素質建設,堅持不懈的開展科普工作,“以科普工作凝聚全社會創新力量”,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海寧經濟社會發展又好又快提供有效支撐。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組織人事處處長、高級工程師程維勤代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致詞。她在致詞中說:明天5月19日,是沈鴻同志誕辰103周年紀念日。我們用科技周,舉行科普活動的形式來紀念、緬懷他,很有意義。他對年輕人,特別是技工學校的學生和老師寄予厚望,他在90年代多次提到,現在不是設計不出來,而是制造不出來。強調要重視技工的培養。今天我們特地請來清華大學著名專家顏永年教授給大家做科普報告,并帶來先進制造技術設備快速成形機和激光加工機,目的是讓沈老家鄉海寧——他最關心最眷戀的家鄉親人們一起,在中國科技活動周期間,了解“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這一先進技術在自主創新中的應用。希望更多的海寧人了解這一技術、熟練應用這一技術,通過科普活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清華大學著名專家顏永年教授作了《現代重型裝備制造技術路線》報告。顏教授用大量生動的案例、比較的方法、生物體受力的分析,啟迪青少年創新思維方法。在設計制造重型級裝備時,要回顧前人的設計思路,要考慮現在的制造、運輸、成本、可靠性、生產周期等現實問題,更要科學創新。重型壓機設計中應用了人體顱骨、烏龜殼體、生物進化的原理,讓青少年打開思維聯想借鑒的大門。重型結構從非預應力結構發展到預應力結構、是重型裝備設計制造的新技術路線之一, 顏教授講解的重型裝備相關知識,圖文并茂,講解深入淺出,描繪出一幅重型制造技術前景圖。

  為增強科普活動的參與性,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精心設計,在活動中設置了快速成形和激光加工設備現場演示,進行科普互動,讓聽眾在動手過程中,與專家進行面對面地交流,更加形象地理解報告中的論述,讓科技創新意識和理念根植于企業、青少年之中。學生們在專家的指導下,饒有興趣參與實物成形制作,每人都得到了一件用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設備加工出來的小作品。


海寧市科協主席唐建偉與清華大學教授顏永年現場觀看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設備演示

著名科學家沈鴻家鄉海寧市的新一代學生神情專注觀看先進的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設備的加工過程

  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還加強“廠會協作”,走近企業,與海寧的企業、學校進行對接交流洽談,了解需求。

(工作總部)